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商业研究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对策
陆 敏 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
[摘 要] 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影响 对策一、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环境1.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二次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有了巨大发展,出现了一种势不可挡的全球化趋势。当今时代,这一趋势和现象已明显而又深刻地反映当今世界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跨国公司、国际分工等各个方面。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必须进入共同实行自由贸易的公平贸易时代。任何一国都不能在分享自由贸易的好处同时在本国实施贸易保护政策。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即规范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和加速发展本国经济,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义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世界经济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也给本国经济带来良好机遇和严峻考验。
2.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1)定义及主要组织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之间为了促使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劳务和产品等在一定区域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国家经济集团,成员国之间互惠互利,在国际经济关系中采取一致的立场,其目的是巩固和扩大经济体内部市场,增强经济实力,加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趋势,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有松散到紧密主要包括: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六种。今天,世界上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主要包括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维谢格拉德集团、黑海经济合作区、独联体经济联盟、阿拉伯合作委员会、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西非经济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东南部非洲关税同盟、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安第斯集团、加勒比共同体、拉美一体化协会、南锥体共同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美洲自由贸易区及澳新自由贸易区等等。
(2)中国加入和即将加入的组织情况
1991年11月,在“一个中国”和“区别主权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原则基础上,中国、中国台湾和香港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以来,始终本着积极参与、求同存异,推动合作的精神全面参与该组织各项活动,对APEC近年的合作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在中国的倡议下,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就未来10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一事达成共识。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会创造一个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
15
《商场现代化》2009年7月(下旬刊)总第582
期
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按人口算,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从经济规模上看,将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创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为了落实我国外贸发展的自由贸易区战略,自2004年以来,我国开始了多项自由贸易区的商谈和建设。截至2009年4月,中国已经建立或对外商谈的自由贸易区有14个,涉及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经签署的八个自由贸易区协议,涉及18个国家和地区。除中国-东盟自贸区外,其他分别为《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及其补充协议、《内地与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及其补充协议、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和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正在谈判中的自由贸易区为六个,分别为中国-南部非洲关税同盟自由区、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区、中国-澳大利亚自由区、中国-冰岛自由贸易区、中国-挪威自由贸易区、中国-哥斯达黎加自由贸易区。此外,还有两个正在进行官方联合研究的自由贸易区,分别为中国-印度区域贸易安排、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区。在上述自由贸易区建设项目中,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除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外,还有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3.经济危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影响
2008年下半年,由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美日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陷入衰退。为应对危机,各经济组织纷纷出台措施,力图稳定金融市场和刺激经济增长。然而,经济复苏迹象依然难觅,近日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公布的负面经济数据显示,其经济衰退程度日益加深。
欧元区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由于投资、消费和出口全面疲软,欧元区经济去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经济都出现负增长,从而陷入首次衰退。尽管欧元区成员国随后纷纷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却难以逆转经济下滑势头。欧盟统计局2月13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欧元区15国经济环比下滑1.5%,这是欧元区连续3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在成员国中,德国、法国和西班牙去年第四季度经济环比分别下滑2.1%、1.2%和1.0%。第四季度经济再次出现大幅下滑表明,欧元区经济衰退程度进一步加深。
东盟和东亚国家大多是外向型经济,严重依赖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美欧经济陷入低迷,消费能力锐减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也逐渐显露,对东盟和其他亚洲国家的不利影响日益显现。
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因经济不景气而受到负面影响。按照茂物目标,2010年发达成员、2020年发展中成员应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目标。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各成员都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