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各市地名由来
河北省各市地名由来
□河北省□
按照古代“九州”之说,河北属于冀州,故简称“冀”。
战国时期,南部属赵国,北部为燕国,故别称“燕赵”。
秦分属上谷、渔阳、右北平、广阳、邯郸、巨鹿、代、恒山、辽西等郡。两汉时期分属冀州和幽州刺史部管辖。
唐时主要属于河北道(位于黄河之北),始有河北之名。
北宋时南部属河北西路和河北东路,北部属辽国。
元明清三朝均建都北京,河北为京畿之地。元属中书省管辖;明洪武九年(1376年)置河北承宣布政使司,后改为京师;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改为直隶省。 1928年改为河北省。1949年8月成立河北省人民政府。现辖11个地级市和36市辖区、22个县级市、114个县。省会石家庄市
【石家庄市】原为获鹿县(今鹿泉市)的小村,清末因京汉、正太铁路交汇于此而发展成镇。1925年设石门市,直属直隶省;1947年11月12日解放,改为石家庄市。1958年属石家庄专区(1968年改为石家庄地区);1968年成为河北省省会;1978年成为河北省辖地级市;1993年撤消石家庄地区,辖区归属石家庄市。现辖6区(长安、桥东、桥西、新华、裕华、井陉矿区)、12县(井陉、栾城、正定、深泽、无极、赵县、高邑、元氏、行唐、赞皇、平山、灵寿),代管5市(辛集、藁城、晋州、新乐、鹿泉)。
【唐山市】清光绪三年(1877年)在此建唐山煤矿,以境内有座唐山而得名;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设唐山镇;1938年设唐山市,属滦县。1949年直属河北省;1958年属唐山专区(1968年改为唐山地区);1978年成为河北省辖地级市;1993年撤消唐山地区,辖区归属唐山市。现辖6区(路北、路南、古冶、开平、丰润、丰南)、6县(滦县、乐亭、迁西、玉田、滦南、唐海),代管2市(遵化、迁安)。
【秦皇岛市】明初于山海关设卫所驻军。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辟为通商口岸,始名秦皇岛,以秦始皇求仙跸此而得名。1948年设秦榆市。1949年改为秦皇岛市,直属河北省;1958年属唐山专区(1968年改为唐山地区);1983年成为河北省辖地级市。现辖3区(海港、山海关、北戴河)、4县(昌黎、抚宁、卢龙和青龙满族自治县)。
【邯郸市】春秋时期先属卫国,前551年始建邯郸城,以城西邯山而得名;后属晋国。战国时期为赵国都。秦置邯郸县,为邯郸郡治所。东汉末属魏郡。三国时期属魏国。隋属慈州。唐属紫州。北宋属磁州。明清时期属广平府。民国初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邯郸专区(1968年改为邯郸地区);1952年设邯郸市;1983年成为河北省辖地级市;1993年撤消邯郸地区,辖区归属邯郸市。现辖4区(邯山、丛台、复兴、峰峰矿区)、14县(邯郸、馆陶、大名、魏县、曲周、邱县、鸡泽、肥乡、广平、成安、临漳、磁县、涉县、永年),代管1市(武安)。
【邢台市】公元前14世纪曾为商都。西周为邢侯之地。秦置信都县,属邯郸郡。楚汉争霸时改为襄国县。三国时期属魏国。隋初改为龙冈县;开皇十六年(596年)置邢州。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为邢台县,以邢侯在此建台而得名,为信德府治所。元为顺德路。明清时期为顺德府。民国初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5年设邢台市。1949年属邢台专区(1968年改为邢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