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土地需求增长强劲,许多农民因此失去土地。从失地对农民家庭财产的影响、失地对农民依托土地而享有的持续权利的影响、失地对农民社会身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失地对农民权益的影响,认为由于我国的安置补偿制度存在补偿标准低、补偿方式单一等缺陷,造成失地农民家庭财产减少和持续权利丧失。因此,必须树立可持续的
第3 5卷第 1期 21 0 2年 1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u n l fL a n n r l o r a io ig No ma i e st ( o il in eEd t n o Un v r i y S ca e c i o ) Sc i
Vo . 5 NO. 13 1
J n 2 1 a. 02
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 陈洪玲,李峰 (大连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辽宁大连 I6 2 ) 10 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经济发展迅速,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土地需求增长强劲,多许 农民因此失去土地。从失地对农民家庭财产的影响、失地对农民依托土地而享有的持续权利的
影响、失地对农民社会身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失地对农民权益的影响,为由于我国的安置认补偿制度存在补偿标准低、补偿方式单一等缺陷,造成失地农民家庭财产减少和持续权利丧失。
因此,必须树立可持续的安置补偿理念,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推进城镇化稳步快速发展。 关键词:镇化;城失地农民;权益保护中图分类号: 9 2 C 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 01 5【0 2 O一0 80 i 0—7 1 2 1 ) l0 1—5
20 0 9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文件《于加大统党关筹城乡发展力度,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进若干意见》将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权益放在全党工作的优先位置。2 1 0 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要化,分尊重农民进城或留乡的自主选择权,实充切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党中央、 国务院非常重视城镇化和农民权益保护。但是,土 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导致城镇化发展越迅速,土地需求越强劲,地农民的数量和范围也失
殊的政治、济环境,经导致城镇化进程缓慢,至出甚现了逆城镇化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别是社会特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并不断发展完善以来,会主义社 制度所蕴含的巨大生产力得到全方位释放。我国
的经济发展不断加速,城镇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导致土地需求
增长强劲,量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被大 征收用于各种建设用地,地农民规模不断扩大。失
从失地农民的规模来看,目前中国失地农民总数估计在 4 0 0万人左右。有人认为, 1 8— 0从 97 20 0 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 2 9 . 4 6万亩耕地,少 3至 有 35 0万农民因征地失去或减少了土地[。按照 0 1]
就越多越广。而在我国,去土地对农民来说意味失 着诸多利益的丧失。因此,了更好地保护失地农为民权益,须统筹城镇化发展和失地农民权益保必
《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 0全, 0 0年至 2 3 0 0年
的3 O年问,国各项建设占用耕地将超过 54 0万全 5 亩,意味着今后失地农民的队伍将是十分庞大这
护,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实 一
的。另据专家分析测算,照目前城市化和基础设按施建设的速度,未来的 3年间全国将有 75 0万至 O 0 90 0万农民离开土地 L。 0 2]
、
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和范围
我国的城镇化始于建国初期,但是由于当时特
从失地农民的分布范围来看,为经济建设、因
收稿日期:0 l 9l 2 1—一1 O
作者简介:陈洪 ̄(90,山东烟台人, 17一)女,教授,清华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一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