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3期(总第142期)理 论 探 讨
THEORETICALINVESTIGATIONNo13,2008General1No1142
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
王桂泉,姚黎君
a
b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a.哲学教研部;b.报刊部,沈阳110004)
摘 要:唯物史观是否具有当代价值的问题,实际是它能否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理论需求和实践要求的问题。当代人类实践和理论活动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以及相关问题,仍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域0。这是唯物史观当代价值的内在根据。唯物史观在世界观、方法论和开放的系统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世界观层面的价值,主要是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规律性、整体性问题的反思和总结及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精神。唯物史观方法论的价值来自于理论本身。方法论是基于世界观基础上形成的观察与解决问题的一种态度、尺度和原则。唯物史观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它的理论内容和理论视野是开放的,从而具有不断完善、自我更新和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唯物史观;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8)03-0063-03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否具有当代价值的问题,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理论需求和实践要求的问题。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时代精华的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的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0[1]121。因此,站在时代发展的新起点上来审视唯物史观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与当代社会发展相对接,唯物史观当代价值的依据是什么,唯物史观当代价值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其价值究竟有多大,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唯物史观当代价值的内在依据
一种理论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反映时代精神和满足实践的需要。任何理论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中,但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能对人类生活发生巨大的影响。只有反映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客观真理性和符合人类发展趋势的理论,才能具有历史穿透力和生命力。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不是其历史价值的自动延伸,也不是一种人为的外在的链接,而应当是来自理论本身的内在根据和逻辑力量。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具有当代价值这样一个严肃问题,不能靠简单的评判,也不能靠意识形态性的认定,而必须从实际出发,用事实来回答。一是时代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二是时代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三是时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否得到了根本的
解决,只要这些问题都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那么,产生于这种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会过时。
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时所面对的问题,与当代人类社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所不同的。进入21世纪的人类世界,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而发展具有更强的迫切性。无论我们倡导什么样的发展观,经济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仍然是第一位的。当今世界,无论是国际事务还是国家民族事务,无论是量度综合国力还是权衡社会发展程度,经济都是根本性因素。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人类社会在经历了20世纪的发展危机后开始反思:社会的一切发展到底为了什么?为了/物0还是/人0?其实,唯物史观早在100多年前就对这个问题开始了自觉反思和回答。它正是从客观考察历史的前提下关注无产阶级的命运,从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而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为我们正确把握历史提供了两个基本的尺度:物的客观尺度和人的价值尺度,并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看成是最合乎人类发展趋势的、能够实现两个尺度统一的社会制度。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人类实践和理论活动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以及相关问题,仍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域0。唯物史观的理论依然具有普适性,这是唯物史观当代价值的内在根据。
二、唯物史观作为世界观的当代价值
我们所强调的唯物史观当代价值,是世界观层面的价值。因为唯物史观与其他理论一样,既包括在一定时间、
收稿日期:2008-02-19
作者简介:王桂泉(1958-),男,山东文登人,副主任,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姚黎君(1961-),男,辽宁营口人,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