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助读之十六
181.冻儿 艾子有孙,年十许,顽劣不学,每杖而 不悛(改)。其子但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 而死,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曰: “吾为若教子 不善! ”杖之益峻(严厉)。其子无奈。一日大 雪,孙嬉雪于外。艾子见之,去其衣,令跪 雪中。 寒战之色可掬(本指两手捧, 此指见得到)。 其子不敢复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 曰: “汝儿有过,应受此罚,汝何受此罪?” 其子泣曰: “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 ”艾子 啼笑皆非。 [文言知识] 许。文言中的“许” ,除了解释“同意” 、 “答 应”外,多作约数“左右” 、 “光景”用。上文“年 十许” ,意为年龄在十岁左右或十岁光景。又, “潭 中鱼百许” ,意为水潭中的鱼有一百条左右; “死者 十许人” ,意为死掉的十来个人。
1. 华陀生活在东汉末年, 距今已有 1700 多年,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中医。 他精通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外科尤为擅长,施针用药,简而有效。他发 明的“麻沸散” ,可给患者麻醉后施行腹部手术。 他还创立 “五禽戏” ——一种强身的体育运动方法。 2.升。上文说到“吐黑血数升” , “升”是什 么东西呢?升是旧时的一种量器,也作容器用。木 制,方口,呈倒梯形状。旧时量器的最小单位是 “合” ,1 合约 1 两;10 合为 1 升;10 升为 1 斗; 10 斗为 1 斛。那郡守吐黑血数升,看来是吐了好多 瘀血。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以为 2.翻译:嘱使勿逐 ;②酬
183.雁奴 雁宿于江湖之岸,动辄(动不动就)千百, 大者(领头的)居中,令雁奴围而警。 南人有捕者, 俟(等候)天色阴暗, 或无月 时,于瓦罐中藏烛,持棒者数人,屏气潜行。 将欲及之,则略举烛,便藏之。雁奴惊叫, 大者亦惊。顷之,乃定。捕者又举烛,雁奴 又惊,如是者三四。大者怒,啄雁奴。 秉(拿)烛者徐徐逼之(靠近雁),更举烛, 雁奴惧啄,不复叫矣。搏者乃高举烛,持棒
[启发与借鉴] 溺爱只会把孩子越宠越坏。
[思考与练习] 1. 艾子的儿子为什么要脱下衣服跪在雪 地里?用上文中原句回答 2.解释:①是 ③啼笑皆非 ;②恒 ;
者齐入雁群,击杀之,所获甚多。 [文言知识] 及。 “及” 指 “到” 、 “达到” 。 上文 “将欲及之” , 意为捕雁的人快要到那里时。又, “及格”即达到 规格;成语“望尘莫及” ,本义为看着车后扬起的 灰尘但已赶不上了,比喻达不到别人的水平;成语 “懊悔莫及” ,意为即使后悔也没法补救了。
182.华佗巧治病 有一郡守(郡的长官)病,延华佗治。佗视 疾, 以为其人盛怒则瘳(病愈)。 乃多受其酬而 不加治。无何(没多久)弃
去,且留书骂之。郡 守果大怒,令人追杀佗。郡守子知佗意,嘱 使勿逐。守不得佗,瞋恚(愤怒)至极,吐黑血 数升,病遂愈。 [文言知识] 延。现代汉语中的“延” ,指“延长” ;而文言 中的“延” ,主要指“邀请” 。上文“延华佗治” , 意为邀请华佗治病。又, “延至家” ,意为邀请到家 里; “延四方之士” ,意为邀请四面八方的人。
[思考与练习] 1.翻译:秉烛者徐徐逼之,更举烛。 2. 捕雁者的成功在于 “大者”的错误在于 ;
184.胡岐兄妹 胡岐兄妹,少孤。母以织席为生,治家 甚勤。及兄妹长,母病不起。兄妹相商:兄 1
[文化常识]